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是用于城市排水、雨水收集与再利用系统中的关键设备,主要将来自低位雨水口或容器内的雨水提升至更高的排水干管、蓄水池或再利用系统的设备。通过集成水泵、扬程控制、阀门、控制柜、进出水管路、遥测遥控和防堵塞设计,形成一个模块化、可现场快速安装的提升泵站单元,便于标准化施工、运维管理和后期扩容。

1.雨水采集与预处理:雨水经初步过滤、格栅清理,减少进水泵前端的杂质对泵、阀的损伤与堵塞风险。必要时设置初期过滤、沉淀或一级分离单元。
2.提升与输送:多级或单级提升泵将雨水提升到设计扬程,送入蓄水池、雨水利用系统或排水干管。泵组通常采用潜污泵、离心泵、潜水泵等形式,依据介质特性和污水含固物情况选型。
3.水位与流量控制:通过液位传感器、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,控制泵的启停、变频运行、安置旁路与排放阀,确保系统在设定水位与流量范围内工作,避免水锤与溢流。
4.防堵与自清洁设计:格栅、孔径设计、潜水泵吸水口及管路布局考虑防堵,必要时设置反冲洗或自清洁装置,降低维护频率。
5.防水锤与防震:采用缓闭阀、变频控制策略、消声设备和减震支撑,降低开启/关闭带来的压力波动及噪音。
6.冗余与可靠性:在需要高可靠性的场景中,通常采用双泵、双路或并联冗余设计,以确保降雨峰值时段的持续供给能力。
设计要点:
1.井道与腔体设计:井道结构要符合防水、防爆(如有需要)、防腐要求,充分考虑进出水口位置、检修空间和排污限制。
2.进出水管路布局:尽量短直、避免急转弯,设置合理的消声与止回阀,防止回流与干扰。
3.格栅与预处理:初级格栅要能承受堵塞清理,且维护简便,必要时设置自清洁功能。
4.泵组布置与维护空间:泵组应便于更换与维护,留出检修间隙,确保冷却与排热通道。
5.控制系统设计:控制柜应具备防护等级、抗干扰设计及可追溯的运行记录,具备报警、联动与本地显示功能。
6.防护与安全:设置防护盖、防跌落措施、井道照明、应急排水或备用电源等。
一体化雨水提升泵站的安装要点:
1.基础与支撑:泵组、蓄水腔等部件需在稳定平整的基础上安装,防震、减震材料要到位,避免振动传递。
2.电气接线与防护:符合当地电气规范,控制箱、传感器及电缆有防水、防腐与屏蔽处理,必要时设置双回路供电与应急电源。
3.防水与排水设计:井道内要具备有效排水与干燥措施,防止积水对设备与人员造成影响。
4.排污与旁路设置:设置旁路、排污口及溢流阀,便于维护与防误操作。
5.试运行与调试:进行空载、带载、联动和水锤测试,验证阀门响应、泵速控制、报警与联动逻辑。